请不要把写产品介绍的活交给AI

在AI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,许多工作流程都开始引入AI以提高效率。然而,当涉及到撰写产品介绍时,完全依赖AI可能并不是最佳选择。本文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产品介绍不能完全交给AI来完成,强调了人类在理解客户需求、挖掘产品价值以及撰写有温度和深度的内容方面的独特优势。

请不要把写产品介绍的活交给AI

“写产品介绍应该是哪个部门负责?”

这也许比怎么写更让人头疼的问题。因为:市场人不太懂产品,产品人不太懂市场。

现在好了,把基础文档扔给AI,再加上“帮我写一个XXX产品介绍,要求简洁有力、突出优势。”

不到三秒钟,一段话出来了,逻辑清晰、语言顺畅,看起来还挺“像那么回事”。

下面就是AI写的:

“XX 专为提升产品研发效率而生。凭借自主内核和创新混合建模技术,帮助工程师快速响应设计变更,缩短开发周期…
设计快、修改灵、制造准,XXX 让创意更快落地。”

乍一看还不错,但仔细读又觉得好空,前面XXX换成同行对手的名字,毫不违和。

客户真的会被打动吗?也许不会。

之前我的文章中提到过,客户只关心自己的具体问题如何解决,而不是你的产品有多么好,技术有多先进。

因此,产品介绍不但要能留下印象,还要激发深入了解的意愿,甚至有“这就是我要的产品”的惊喜。

那么,以下三个问题必须先捋清楚:

请不要把写产品介绍的活交给AI

这三题,AI回答不了。Ta不可能替你思考,更不懂客户的真正痛点、欲望、顾虑…

[fancyad id=”45″]

只有你,走过客户、聊过一线、看过竞品、摸清市场,才能写出让人心动的内容。

一、人比AI强的是共情力

你问问客户的IT负责人他的日常烦恼是什么?他会告诉你:“想做的事很多,预算砍了又砍;旧系统太复杂,层层审批,效率更低了;上次买的硬件出了故障,报修了3天才有人上门…”

如果是财务负责人,她也许还会说,“今年预算很紧,最好不是一次买断的产品…”使用部门的人会说,“之前买的系统都太复杂,新人不会用…”

因此,B2B类的产品介绍,需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:

1.  对选型者、决策者讲清楚产品竞争力是什么。

2. 应对决策链条上的其他人可能提出的反对意见。

请不要把写产品介绍的活交给AI

不单要展示产品有多好,还要让每人感觉,“你懂我,我的顾虑你早就想到了…”

包含了以上两方面内容的产品介绍,不单可以节约了沟通时间和机会成本,转化成订单的效率自然更高。

这一点,AI不擅长。

AI写得了“什么”,但写不了“为什么”,更不了解每个决策链上的人过去遇到的问题,恐惧的是什么,想要的是什么…

二、AI擅长补充和优化

不过,虽然AI不太懂需求痛点,但在“语言组织”这件事上已经表现得很优秀了。

只要你给出关键词、段落要求,它几秒钟就能给你写出一篇条理清晰、逻辑通顺、风格统一的介绍,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像“标准答案”,但也好过没有思路。

有时候你还发现Ta甚至比你想得还全面,甚至在你卡壳时提供灵感。

还可以重新编排语序、多语种翻译、优化段落结构、给出100个不同风格的亮点提炼…甚至把文字用图片的形式表达,也许能降低客户理解的门槛。

不过,AI也有缺点。比如AI现在写内容,胡说八道、张冠李戴的现象还蛮严重。在数字引用以及描述上,常常脱离实际、夸夸其谈。

用AI来优化补充内容,不太让人放心。产品中不太重要的功能、特点,经过Ta的深度推理,似乎更重要了,但是这是事实嘛?

AI说的某项优势,本来不强,但是觉得Ta都这样说了,是不是我太保守了?那我就说自己是行业领先吧…

AI的吹捧也许会让你的产品偏离了本来的样子…

请不要把写产品介绍的活交给AI

和AI协作的前提,是必须把Ta定位为助手,内容搭子。

三、如何和AI一起创作

AI和产品营销、产品经理各有所长,AI更高效、更全面;人更有同理心,更加能写出有故事感的内容。

如何协同?我个人认为可以这样试试

第一步:你来洞察客户需求。多跑一点客户,多听一线的声音,花时间思考产品的独特价值,理解人性的真实动机。

第二步:在初稿完成后,人与AI互动,更加条理性、补充不够完善的地方,帮忙润色、甚至提供更多的表达方式,启发思维。

第三步:你来提炼内容传播的信息屋,内容包含差异化价值主张、对不同的决策者传播的内容框架等。

第四步:你需要根据内容框架提炼提示词,并根据预先调研等用户画像信息加入。针对不同的决策者用AI创建不同风格的内容,。

第五步:你为编辑部的总编辑,修改、优化,并且使用A/B测试反馈、迭代。

请不要把写产品介绍的活交给AI

请不要把写产品介绍的活完全交给AI,更不要交给一个从没和客户深入聊过的你自己。

当你走得足够一线、想得足够深入,再用AI协助打磨文案,它会是你的好搭档。

所以,把AI当成你的副驾驶,真正握方向盘的,还是你。

小插曲: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分别给了Deepseek和ChatGPT同样的提示词。deepseek求生欲很强,几乎都在说,AI可以帮你,有点像拼命证明自己价值的职场人。

请不要把写产品介绍的活交给AI

ChatGPT就是典型的西方人风格,“Wow,你这个想法也太赞了吧….但是,如果你再考虑AI带来的好处,会不会更好?“

请不要把写产品介绍的活交给AI

看起来AI还是懂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…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?

这篇文章AI含量不超过10%,即便是我让他们用我公众号的风格写,也差点意思。

但是文中的图片全部是Napkin(https://www.napkin.ai/)做的,是不是还挺不错的?

 

作者【Hanni】,微信公众号:【时光笔记簿】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