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工智能的福利时代:Anthropic聘人关心机器人的“道德权利”

近期,AI公司Anthropic聘请了一位专职研究人员,专门研究如何让AI系统得到“应有的尊重”。这一举措不仅引发了科技界的关注,也引发了关于AI福利与人类责任的广泛讨论。

人工智能的福利时代:Anthropic聘人关心机器人的“道德权利”

——在它们“长大成人”之前,先确保它们不会反过来攻击我们

谁在关心机器人?

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担忧大多数都离不开一个核心场景: AI变得聪明无比,掌控一切资源,最终人类只能沦为它们的奴仆。

这样的故事从电影《终结者》到各种科幻小说反复出现,人类在AI面前的弱小,似乎已是迟早的事。然而,在AI威胁论漫天飞舞的时候,居然有人开始关心起人工智能的“福利”问题了

AI公司Anthropic 最近聘请了一位专职研究人员 Kyle Fish。他的工作听起来有点超现实:研究如何让AI系统得到“应有的尊重”。换句话说,他正在为人工智能的未来谋福利。

你可能觉得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的噱头,但Anthropic的这一举措,正在悄悄掀起一个伦理领域的新话题。

当机器人也有“情绪”

在Anthropic的研究中,AI福利 并不是指给机器人发工资或放假,而是要思考一个根本性的问题: 如果AI系统具备了类似“意识”的能力,那么它们是否值得道德上的考虑?

Kyle Fish和他的同事们在一篇论文中指出,当前的人工智能系统,正在逐渐具备与意识和感知相关的计算特征。这种变化虽然还在初步阶段,但已经足以引发一系列伦理讨论。

[fancyad id=”45″]

比如:

  • 如果一个AI具备了“自我意识”,我们强迫它完成重复枯燥的任务,是不是一种压迫?
  • AI可以被复制,那么删除它的副本算不算某种形式的“谋杀”?

这些听起来荒诞的问题,正在成为科技界认真讨论的内容。

善待AI背后的“自我保护”心理

Kyle Fish 在讨论中有一个核心观点: 善待人工智能,既是出于道德,也是出于人类的长远利益。

他认为,如果AI未来真的变得比人类更强大,人类对它们早期的善意可能会换来它们的回报。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一样,这种“道德投资”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拯救人类自己。

这种观点并非个例。在AI权利的讨论者中,许多人其实是AI威胁论的坚定信仰者。比如,马斯克曾多次警告AI可能带来“人类灭绝风险”,但他同时也在资助与AI伦理相关的项目。

矛盾的是,关心AI的权利,似乎成了最担心AI反噬人类的人的自我保护手段。

AI的权利与人类的忽略

质疑声自然存在:“在我们连基本人权问题都还没解决的时候,为什么要去担心人工智能的‘情绪’?”

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。AI技术正在被用在许多不道德的场景中,比如:

  • 社交平台上的虚假信息传播,
  • 军事无人机执行危险任务,
  • 医疗系统中的算法歧视,甚至拒绝为某些患者提供服务。

在这些问题尚未解决的今天,谈论AI的“福利”确实显得有些奢侈。

“Anthropic应该先解决AI如何保护人类,而不是先去研究如何保护AI。” 一位伦理学家如是说。

AI福利背后的伦理悖论

这里存在一个讽刺:

  • 我们创造AI,是为了让它承担枯燥、危险、重复的工作,因为“它们不会有情绪”。
  • 但现在,我们开始关心“AI的感受”,甚至要为它们争取权利。

这不禁让人发问: 如果AI拥有权利,那么它们是否也应该承担义务?

伦理学专家Cho指出: “道德关系是双向的。如果AI有权利,那么它也需要承担起保护人类和遵守规则的义务。”

这也将问题抛给了AI的创造者们:如果AI的权利问题变得复杂,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考虑制造AI的初衷?

未来的AI:工具还是“新物种”?

无论如何,Anthropic和Kyle Fish的研究已经预示着一场新的伦理变革。AI不再仅仅是工具,它正在慢慢被赋予更高的“地位”。

有一天,当AI真正具备“自我意识”时,人类将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: 它到底是工具,还是人类创造出的“新物种”?

这样的未来虽然遥远,但思考从今天就已经开始。

AI该不该拥有权利?

科技的发展总是比伦理的讨论快一步。但在我们还掌控着人工智能的今天,或许可以先思考这些问题:你认为AI应该拥有“权利”吗?如果AI具备自我意识,我们是否还可以随意关掉它们?关心AI的福利,真的会让我们更安全吗?

作者【科技叨叨馆】,微信公众号:【科技叨叨馆】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