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还在用 ChatGPT 提问,它已经开始替你写晨报了。OpenAI 推出的 Pulse 功能,会在你睡觉时自动生成个性化资讯卡片——从阿森纳战况到万圣节亲子穿搭建议,AI 正在悄悄变成你生活里的“贴心秘书”。

OpenAI希望进一步强化ChatGPT的主动性。
OpenAI正在ChatGPT内部推出一项名为Pulse的新功能,能在用户睡眠期间生成个性化报告。Pulse会为用户提供5至10份简报,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当日重要信息,设计目的是鼓励用户早上第一件事就查看ChatGPT,就像他们日常查看社交媒体或新闻一样。
Pulse是OpenAI消费级产品整体战略调整的一部分。近期,OpenAI旗下消费级产品正从 “被动响应问题” 转向 “主动为用户服务”。例如ChatGPT、Agent、Codex等功能,都在努力让ChatGPT更像一个助手,而非单纯的聊天机器人。而推出Pulse,显然是OpenAI希望进一步强化ChatGPT的主动性。
OpenAI新任应用部门CEO Fidji Simo在一篇文章中表示:“我们正在研发的人工智能,旨在将过去只有最富有人群才能享有的服务级别,逐步普及到每一个人。ChatGPT Pulse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,目前该功能已面向Pro版用户开放,最终目标是让所有用户都能使用这一智能服务。”
OpenAI CEO Sam Altman本周早些时候透露,ChatGPT部分新的 “计算密集型” 产品将仅限公司最昂贵的订阅套餐用户使用,Pulse便是如此。
OpenAI此前表示,支撑ChatGPT运行的服务器数量十分有限,目前正与 Oracle、SoftBank等合作伙伴加速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,以提升服务承载能力。
从周四开始,OpenAI将向每月200美元的Pro版订阅用户推出Pulse功能,该功能将以新标签页的形式出现在ChatGPT内。OpenAI表示,未来计划向所有ChatGPT用户开放Pulse,Plus版用户也将很快获得使用权限,但在此之前,需要先对产品进行优化,提升其运行效率。
Pulse生成的报告既可以是特定主题的新闻摘要,也可以是结合用户个人情况生成的个性化简报。
在媒体日演示活动中,OpenAI产品负责人Adam Fry展示了Pulse为他生成的多份报告,包括阿森纳足球队的新闻摘要、为妻子和孩子准备的万圣节服装建议,以及为全家即将前往亚利桑那州塞多纳旅行设计的、适合幼儿的行程安排。

每份报告都以 “卡片” 形式呈现,包含人工智能生成的图片和文字。用户点击任意卡片即可查看完整报告,还能就报告内容向ChatGPT提问。Pulse会主动生成部分报告,同时用户也可要求其生成新的报告,或对已有报告提供反馈。
Pulse有一个核心设计:生成几份报告后便会自动停止,并显示 “好了,今日报告已全部生成” 的提示。据Adam Fry介绍,这是一项有意为之的设计,目的是让该服务区别于以 “提升用户粘性” 为核心目标的社交媒体应用。
Pulse可与ChatGPT的 “连接器”(Connectors)功能兼容,用户借此能关联 Google Calendar、Gmail等应用。完成关联后,Pulse会在夜间自动梳理用户的电子邮件,以便在次日早上将最重要的邮件内容呈现给用户;同时,它还能访问用户的日历,为即将到来的活动生成日程安排。
若用户开启了ChatGPT的 “记忆”功能,Pulse还会调取用户过往聊天记录中的信息,从而优化报告内容。OpenAI个性化业务负责人Christina Wadsworth Kaplan举例称,Pulse通过自动识别出她对跑步的喜爱,在为其即将到来的伦敦之旅生成行程时,特意加入了跑步路线推荐。
Christina Wadsworth Kaplan将Pulse描述为消费级产品中的一项 “全新功能”。作为一名鱼素者(仅食用鱼类和植物性食物,不食用其他肉类),她表示,Pulse能读取她日历中的晚餐预订信息,并自动筛选出符合其饮食需求的菜单选项。
不过,Pulse与现有新闻产品(如 Apple News、付费新闻简报、传统新闻媒体)之间的竞争关系也不容忽视。但Adam Fry认为,Pulse不会取代人们目前使用的各类新闻应用,而且该功能会像ChatGPT Search一样,在报告中注明信息来源并附上链接。
Pulse所需的计算资源是否物有所值,目前尚难判断。Adam Fry表示,该服务在不同任务上的计算资源消耗 “差异极大”—— 有些任务的计算效率较高,而有些任务则需要联网搜索并整合大量文档,消耗的资源会更多。
OpenAI最终希望让Pulse具备更强的智能代理(agentic)能力,例如能代表用户预订餐厅,或草拟电子邮件供用户确认后发送。但这类功能的实现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,而且在用户愿意信任其处理此类事务之前,OpenAI的智能代理模型还需要大幅优化。(TechCrunch )
作者【AI新智能】,微信公众号:【AIOrbit】